关于我们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关于我们

装裱是装饰书画类、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。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“裱背和裱面”,亦称“装潢”,又称“装池”。据明代方以智《通雅·器用》载,“潢”犹池也,外加缘则内为池;装成卷册谓之“装潢”。中国书画史上特有的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。先用纸覆托在书画的背面,再用绫绢等丝织品或纸等装饰正面的天地头(上、下端)和边框,最后再装上轴杆。

裱背和装饰书画、碑帖等的专门技艺。其法,先用纸覆托于书画背面,再用绫、绢或纸镶边,然后用复背纸复背,干透后,或装框(镜片)。若是挂轴则安装地轴天杆。制成品有挂轴、手卷、册页等形式。书画、碑帖经装裱后更增美观,便于观赏收藏,残破的也能修补完整。宋曹士冕《法帖谱系北方印成本》:“每段自成一板,四围皆空白纸,不施筐缘装表而自然整齐成册,字画亦甚可爱。”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绍兴御府书画式》:“其装褾裁制,各有尺度。印识标题,具有成式。”《警世通言·崔待诏生死冤家》:“只见车桥下一个人家,门前出着一面招牌,写着‘ 璩 家装裱古今书画’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:“我的信竟入于被装裱之列,殊出意外,遗臭万年姑且不管,但目下之劳民伤财,为可惜耳。”参阅 明周嘉胄《装潢志》、 清 周二学 《赏延素心录》。

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,要使其更为美观,以及便于保存、流传和收藏,是离不开装裱的。因为中国书画大多创作在容易揉皱的宣纸上和绢类物品上的。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,就像西方的油画,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,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。

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,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。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,发生空壳脱落、受潮发霉、糟朽断裂、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。经过装裱的书画,牢固、美观,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。而重新装裱的古字画,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。古人说:“古迹重裱,如病延医……医善则随手而起,医不善则随手而毙。”

中国画装裱的程序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,再用绞、绢、纸等镶边,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。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,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、手卷、册页、折页四大类。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、形状、及裱后的用途,都只有托裱画心、镶覆、砑装三个步骤。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。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。首先要揭下旧画心,清洗污霉,修补破洞等,再按新画的装裱过程重新装裱。